相信大家都知道,南方和北方的飲食習慣大有不同。南方主要以稻米為主,而北方則是以面食為主,不過現在北方人會吃點米飯解解饞,而南方人也會經常吃點面食來解解饞,就比如早餐所吃的饅頭,包子,面條等等。基本上已經占據了南方人的日常飲食。
不過一般南方人吃面食都是在外面餐館里面吃的,很少會選擇自己在家做,這主要是因為面食想要做出來好吃,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,就比如今天咱們所說的煮面條,很多南方人煮面條的時候,第一步都是直接水開后下入面條,這樣就會導致面條煮出來又糊又粘鍋。那麼到底該如何烹飪面條呢!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煮面條的正確做法。
你煮的面條為什麼又糊又粘鍋?原來第一步就做錯了,難怪粘成一坨
其實在北方煮面條,有一句順口溜叫做開水煮濕面,溫水煮干面。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,就是將剛拉出來的面條用開水燉煮,而從超市買回來的干面條,就不用等到鍋中的水燒開后才下鍋,因為燒開后會讓面條表面的一些面粉快速的溶解,這樣就會在鍋中形成黏液,煮出來的面條自然就會連成一坨了。
【正確的煮面方法】:
首先往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,開火將其燒熱,大概水溫達到90℃的時候,將準備好的面條下入鍋中,緊接著加入少許的冷水,這樣面條就不會出現一下鍋就煮糊的情況,把面條煮至七分熟的時候撈出,放到冷水當中浸泡兩分鐘,然后重新放到鍋中進行燉煮,這樣勁道有彈性的面條就燉煮完成了。
所以在家煮面條時,第一步千萬不要等到鍋中的水燒至沸騰后才下鍋,而是在鍋中的水溫達到90攝氏度的時候下入面條,并且還要記住在面條煮至七分熟的時候將其撈出,放到冷水里面浸泡兩分鐘,這樣才能夠讓面條的口感更加的豐富,并且還可以避免出現粘成一坨的情況。以上就是煮面條的小技巧,大家學會了嗎?